湛江市赤坎区人民政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 |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长者助手
无障碍阅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赤坎区政府网信息 > 走进赤坎 > 旅游
旅游
赤坎古码头简介
发布时间:2024-04-07 16:54:03 | 来源:区文旅体局 | 点击数:-

4号码头


  赤坎埠4号古码头位于赤坎区中山街道办三和居委会平安街北端与大通街交叉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为玄武石构筑。宽3.66米,长20.75米,面积为64.5平方米。码头基本形状还好,原有的石块踏跺铺设了水泥。台阶两侧已为现代建筑。



5号码头


  赤坎埠5号古码头位于赤坎区中山街道办三和居委会大通街东段64号至66号之间,底宽3.4米、顶宽2.23米、高程5米、全长21.75米,面积86.92平方米,台阶由青石辅以红砖铺就,码头周边的墙体长有不少榕树,苍古幽森,成为一道岁月的风景。渡口下有一口水井,石砌,圆形,口径1.3米。该古码头为赤坎十大古码头中保存最为完整的码头。

  目前,赤坎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保护为主、分步实施”四大工作原则,加快古商埠活化保护步伐,已完成2、3、5、6、7、8号码头改造升级,其中,5号码头是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被游客赞誉为赤坎古商埠“最美古码头”。



6号码头


  赤坎埠古码头旧址位于今赤坎区大通街与民主路之间,遗址共有10处(即十大古码头)。石砌踏跺式渡头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历代有维修加固,是赤坎古代海上交通运输发达、商业贸易兴旺的历史见证,繁华时期有400多艘商船在此运营。

  旧时海水直达今民主路,而民主路与大通街、水仙街至井街之间,有清代石砌踏跺步级式渡头10处,船只可直泊码头。商船自此启航,出鸭乸港、沙湾,北通高州、广州、潮州及闽、浙,南达雷州、琼州乃至南洋,于大通街、水仙街及米行街一带,普日货栈林立,商号鳞次栉比,贸易繁旺兴盛。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国租借广州湾至民国初年,由于赤坎商埠的发展,“填海滨而铺户加多,浚海港而轮船不绝”,民主路一带海滩逐渐被围填,港口遂移至鸭乸港、沙湾一带。

  6号古码头位于大通街50至52号之间。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宽2.3米,高程5.6米,全长51.6米,面积为202.5平方米,该古码头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修缮。一是拆除多余加建构筑物、规范居民垃圾处理,保持码头巷道卫生整洁;二是清洗修缮原有码头巷道,水泥台阶/路面改成青石砖砌,原码头的旧青石铺设在码头前端 (靠民主路),其他段添用新青石砖完善,残缺、凹陷”部位原材料修补加固还原;三是增设防滑措施(光滑石面局部开凿出荔枝面效果 );四是修复门楼上方刻字,还原历史风貌;五是拆除码头上方新建的花盘,将码头上的碑刻清洗干净;六是按原尺寸、原材料、原肌理恢复青石踏跺,铲除斜坡,并在居民出口处设置挡水石。



7号码头


  七号古码头旧址位于大通街与民主路交汇处,码头台阶呈弧形,站在高处一小片红砖房形成的院落,高低错落,味道十足。该码头斜坡最长的一个码头,小巷上一层层的台阶拾级而上,宛如一本本叠起来的厚重史书!目前在十个旧码头中,保留较好,最能体现那个“挑夫”年代岁月,莫属7号码头。码头曲折入海,现早已看不到昔日大海,仿佛它的繁华落尽只是昨天的事……



水仙庙(8号码头)


  赤坎埠8号古码头亦称水仙渡头,走向自东北向西南,为红砖青石构筑。宽2.5米,高程8米,全长45米,面积为57.5平方米。码头基本保留有形状,原阶面为部分水泥铺设,现已按原貌恢复完成。

  水仙庙又名炎河帝庙,紧靠8号古码头,据传建于明代,经多次修缮,现为清末民初建筑,初为三开间砖木结构,现仅存正中一间,庙内供奉炎河二帝神像。水仙井因水仙庙而得名,左右有两口井,相距仅5米,然而水质差别较大。左井水质甘醇,宜于饮用,右井水质浑浊,只能用来洗衣。

  水仙庙、水仙井已经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炎、河二帝也成为当地人的一份精神寄托。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开始,都有民间自发组织庙会,祈福社会稳定、平安、和谐。

  水仙井和8号码头在去年五一前进行了修复,将覆盖的水泥打掉,恢复青石,拆除井边的违建建筑,使环境更加整洁舒适,成为一处游客喜爱的打卡场景,也是居民群众休憩的好地方。


附件下载:
【字体: 】 【打印】【收藏】【关闭
首页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主办:赤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759-8208063
粤ICP备051079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80202000028号   网站标识码:4408020001
网站访问量:-